化学废水中磷超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技术:
化学沉淀法:
这是最常用的除磷方法之一,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铁盐(如硫酸铁、氯化铁)、铝盐(如聚合氯化铝)或钙盐(如石灰)等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如磷酸铁、磷酸铝或羟基磷灰石,随后通过沉淀分离去除。
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沸石、改性粘土等吸附材料,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磷。此方法适合处理含有较低浓度磷的废水,但成本相对较高。
生物法:
主要利用聚磷菌等微生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吸收磷并将其储存于细胞内,随后通过排泥去除富磷污泥,达到除磷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可生化降解的废水,处理过程中需控制合适的碳氮磷比(C/N/P)。
离子交换法:
使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总磷。这种方法适合处理含有低浓度磷的清洁废水,但对于高浓度或复杂成分的废水可能需要预处理。
膜分离技术:
通过纳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实现磷离子的选择性过滤。这种方法能有效去除多种污染物,但运行成本和维护要求较高。
新型处理:
针对特殊类型的磷,如次亚磷和有机磷,可以使用特种(如SPT-P5)进行处理。这些能够通过均相共沉淀或其他机制直接与磷反应生成沉淀,适合处理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磷化合物。
组合工艺:
实际应用中,往往会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将上述方法中的两种或多种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除磷效果。例如,先通过生物法降低部分磷含量,再结合化学沉淀或吸附法深度除磷。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废水的性质、磷的存在形式、处理成本、处理效率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