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处理中,化学除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添加化学(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铁盐等)来去除水中的磷。以下是在化学处理污水磷超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化学的选择建议:
1. 化学的选择
常用化学
硫酸铝(Al₂(SO₄)₃):
优点: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缺点:用量较大,pH值适应范围较窄(6.5-7.5),可能需要调节pH值。
聚合氯化铝(PAC):
优点:混凝效果好,pH值适应范围广(5.0-9.0),用量较少。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
铁盐(如硫酸亚铁FeSO₄、三氯化铁FeCl₃):
优点:混凝效果好,pH值适应范围广(5.0-8.0),形成的絮体密实,沉降速度快。
缺点:可能增加出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影响水质。
选择原则
处理效果:选择混凝效果好、形成的絮体大且密实的。
pH值适应性:选择在目标pH值范围内效果最佳的。
成本:综合考虑的价格和用量,选择经济性好的。
环境影响: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2. 化学除磷的注意事项
投加量的确定
实验室小试:通过烧杯试验(Jar Test)确定最佳投加量。取若干个烧杯,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溶液,搅拌后观察絮凝效果,记录磷去除率、浊度等指标的变化。
动态调整:在实际运行中,根据处理效果动态调整投加量,确保最佳处理效果。
pH值控制
适宜pH范围:不同的最佳混凝效果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例如,硫酸铝在pH 6.5-7.5之间效果最佳,聚合氯化铝在pH 5.0-9.0之间效果最佳,铁盐在pH 5.0-8.0之间效果最佳。
pH调节:必要时,可通过投加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调节pH值,确保在最佳范围内。
混合和絮凝
快速混合:投加后,应立即进行快速混合(约1分钟),使迅速分散并均匀分布。
慢速絮凝:随后进行慢速絮凝(约20-30分钟),使絮体逐渐长大,便于沉淀和分离。
沉淀和过滤
沉淀池设计:优化沉淀池的设计,确保水流均匀分布,减少短流现象,提高沉淀效率。
过滤系统:设置高效的过滤系统,如砂滤、活性炭滤等,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磷。
安全使用
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储存条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强氧化剂。
环境影响
污泥处理:投加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需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排放标准:确保处理后的出水符合当地环保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对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监测和调整
在线监测: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进出水的磷浓度、pH值、浊度等指标。
定期检测:定期取样检测处理效果,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投加量和工艺参数。
经济性
成本控制:合理控制的投加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的浪费和成本增加。
综合效益:通过优化投加量和工艺参数,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
成功案例:借鉴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成功案例,了解他们在化学选择和工艺优化方面的经验。
技术交流:参加行业交流和学术会议,获取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 应急措施
故障处理: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处理效果不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备用方案:准备备用,以应对特殊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确保化学除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保护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