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超标原因分析
进水负荷过高:如果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或氨氮浓度过高,超过了处理设施的设计处理能力,就可能导致出水中氮含量超标。
硝化反硝化过程受阻:在生物处理阶段,若曝气不足或温度、pH值不适宜,会影响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从而影响氮的去除效率。
碳源不足:对于反硝化反应来说,足够的易降解有机碳源是必要的。如果碳源缺乏,反硝化作用将受到抑制。
磷超标原因分析
化学除磷效果不佳:采用化学药剂(如铁盐、铝盐)进行除磷时,投加量不够或者混合条件不好,都会导致磷去除率低。
生物除磷系统不稳定:一些污水处理厂利用聚磷菌来实现生物除磷,但如果这些微生物得不到充足的厌氧-好氧交替环境,其吸磷能力就会下降。
污泥龄过长或过短:适当的污泥龄有助于维持聚磷菌的活性,但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削弱其功能。
对于氮的控制:
优化工艺参数:确保合适的溶解氧水平、温度和pH值,以促进硝化和反硝化的顺利进行。
增加外加碳源:当原水中碳源不足以支持反硝化时,可以添加甲醇或其他易降解的有机物质作为额外的碳源。
强化预处理:通过提高初沉池效率等方式降低进入生化段的氨氮浓度。
对于磷的控制:
改进化学除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化学药剂的种类和用量,并确保良好的混凝沉淀效果。
增强生物除磷效能:为聚磷菌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比如通过设置合理的厌氧区和好氧区,保证足够的时间让聚磷菌完成释磷和吸磷过程。
合理管理污泥:保持适中的污泥龄,既不过长也不过短,同时注意及时排泥,防止老化污泥释放磷回到水中。
综上所述,针对氮磷超标的状况,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但不限于优化操作条件、改善工艺流程、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等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